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台湾时政 > 正文

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拼人才 破假平等

2012-06-25 09:23   来源:华夏经纬网  责任编辑:黄水来 黄水来  
分享到:

台湾唯一能仰赖的资源就是人力。刚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劳力密集工业时,没有技术、没有资金,在同样水平地区中要窜出,台湾有没有竞争力?有。因为台湾很早就有教育普及计划、九年基本教育,当时很多产业是基本型工业,台湾劳工程度相对高,工资相对低,人力又充沛,使台湾在市场上拥有优势,站稳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当时台当局没有忽视高等教育的重要,尽管大学毕业生发挥的机会不多,许多人出国,引来很多批评,质疑我们训练的人才为美国所用,但台当局没有因此而不愿投资高等教育,那是有远见的当局。你问流失人才怎么办?一点都没有流失。

1970年代末产业转型的时候,归台学人就在那时出现,除了大学教授,还有回台创业者,带回留美经验与国际市场建立的各种关系,会同本土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硕士生;当时我们大学毕业生,起薪不及美国大学毕业生四分之一,但质量绝不是四分之一,薪水低、质高、数量够大,结合在一起让台湾又一次转型,不敢说天下无敌,但非常具有竞争力,世界上有这样精彩的例子不多。

现在台湾游学的人多、留学的人少,过去出国念书,一定要学有所成,现在变成非常casual的事,导致可仰仗的归台学人越来越少…

忽然,我们荣景不再,原来人才优势变成严重的问题,What happened? 我们怎么了?

人才主要有三个来源,自身培养、归台学人与吸引国际人才。我们已经没有大量的归台学人,现在游学的人多、留学的人少;过去出国念书,一定要学有所成,否则无颜对江东父老,可是现在变成非常casual(漫不经心)的事情,学成又有实务经验的人非常少,这条路已经不能仰仗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