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学者期勉两岸关系进一步推出“升级版”
2012-06-02 10:04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洪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1月14日晚,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出炉”,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以较大优势击败竞争对手。图为马英九(中)在胜选后,与夫人周美青一起出席台北开票晚会。中新社记者董会峰 摄 马英九第二任期于5月20日正式展开。近四年来,台湾聚焦经济发展,两岸关系明显提升。未来四年任期,马英九面临促进经济民生政策更利民、更好地弥合台湾政治与社会裂痕,及巩固深化两岸关系等三大任务。 第一任期回顾:台湾聚焦经济发展 两岸关系明显提升 马英九第一任四年取得明显的经济成绩,从接手之初台湾经济增长乏力到2011年台湾地区在全球的竞争力大幅跃升。马英九团队推出系列开放政策,全力松绑台湾经济,为其注入活力。 2008年马英九上任伊始,面对的是陈水扁多年锁闭政策留下的台湾经济环境恶化状况。加上全球金融危机,更令台湾经济雪上加霜。 马英九体认到,要改变现状就必须积极发展两岸经贸。为此,他提出“要坚持开放、大幅松绑、释放民间的活力。” 2009年马英九上任一周年经济政策初见成效。当年2月至4月,台湾股市连续3个月涨幅居全球第一,企业订单增加,大陆赴台游客数量从开始每天3000人发展到现在每天7000人,带旺台湾多个行业,台湾经济开始止抑上扬。 马英九第一任期的四年,经济成长率获得23年来最高;大陆游客带来千亿产值;2010年台商回台投资达406亿元新台币。 2011年世界竞争力报告,台湾地区的排名晋升到全球第6名,创下历年来最佳名次。 台湾经济逐步发展、竞争力逐步提升,对大陆的开放政策和对两岸关系的改善,是贡献因素之一。有台湾媒体指出,从中长期来看,台湾竞争力的持续提升系于两岸可长可久的稳定关系及和平发展的大环境。就马英九个人而言,在他主政三周年之际,台湾民调显示,台湾民众对其稳定两岸关系最为肯定。 陈水扁时期,民进党对大陆采取“政治对抗”、“经济隔离”、“文化断绝”的思维,两岸关系举步维艰。马英九2008年上任后,一改陈水扁的对抗做法,在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遵循“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原则,构建两岸互动基础。两岸多领域、多层面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 (一)两岸双方释善意,为两岸关系定调。2008年4月,胡锦涛在博鳌会见萧万长一行。萧万长提出16字箴言:“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2008年11月,胡锦涛在北京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提出“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 从2009年到2011年,胡锦涛又在会见连战或吴伯雄的多个场合,提到应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为两岸关系发展创造更好更有利条件等期望,并通过连、吴等人与马英九互相转达问候。 2012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李克强会见吴敦义一行。李克强表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有利于促进两岸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吴敦义则说,期许未来两岸能够在“求同存异”上,继续两岸和平发展,展开务实协商。 (二)两岸两会协商破解难题,助推两岸交流深化。马英九上台后于2008年恢复了两岸海协海基两会协商。到目前为止,两岸两会已签署16项协议,内容涉及两岸金融合作、“三通”、开放陆客赴台旅游、农产品检验检疫、司法互助、知识产权、渔船船员劳务合作等各个方面,集中解决了两岸交流与交往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这些协议的签署有效推动了两岸交流的拓展与深化,尤其是2010年6月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意味着两岸经济合作已经跨入新阶段,两岸经济合作向制度化方向迈进。 5月2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暴雨天和批评声浪中宣誓连任就职。对于期待马英九利用“没有连任压力”的未来4年实现两岸关系突破的人来说,马的就职演说令人失望。4年前在其就职典礼上,马英九曾豪情满怀地提出,将与对岸就“两岸和平协议进行协商”,这次演讲反而对政治协商等话题只字未提。观察家指出,马的两岸论述趋于保守,未能体现未来4年两岸关系大发展的愿景。 比4年前“不进反退” 台湾媒体用“看不见喜气”和“如此窘境”来形容马英九的此次连任就职。由于一系列民生政策广遭质疑,马英九的支持度下跌明显,就职典礼周围街区不得不摆上层层拒马来防备抗议民众。马英九在典礼上失去了胜选的意气风发,显得压力重重,甚至还数度恍惚出错。 有台湾媒体认为,在低迷的社会气氛下,各界期待就职演讲能出现振奋人心的宣告,但马英九的演讲内容平整但琐碎,连少子化、长期照护、节能减碳都涵盖到。相应的,对大家最关注的两岸关系,马英九反而着墨不多,内容也无突破性进展。 马英九在演讲中表示:“两岸政策必须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一中’,当然就是‘中华民国’。”这样的说法,与之前相比并无新意,与4年前马胜选时的演讲,可算是“不进反退”。 马英九在年初胜选时曾说,第二任“没有连任压力,但有历史评价的压力”,这句话一度被解读为他将寻求两岸关系的突破,以求青史留名。但在民众猛批其施政不力的糟糕环境下,即将走上新一任征途的马英九,似乎失去了豪气与锐气。 和平协议“目前没计划” 在就职典礼后举行的记者会上,当记者问马英九未来4年两岸是否会签订和平协议,马英九明确回答“目前没有这个计划”。他说,两岸已签署16项协议,基本上都是两岸和解制度化的一部分。要与大陆讨论签署和平协议,一定要有高度的民意支持,其中需经过“公投”的授权。 岛内观察家指出,马英九用两会签署的16项协议代替了自己原先说的和平协议,无形中偷换了概念,且签协议需经“公投”的说法,更让事情显得渺茫。 马英九的就职演说里还强调,台湾对美军购超越以往并将继续加强,“这让台湾未来拥有适当的防卫力量,使‘政府’与人民更有信心与意愿,继续稳健发展两岸关系。”这显示出马当局“经济倾中、政治倾美”的原则没有变,他所说的“台湾继续稳健发展两岸关系的信心与意愿”,不是来自两岸经济合作,而是要倚仗美国的武器撑腰。 “一国两区”VS“一国两制” 体谅马英九的人认为,他的表态之所以“保守有余”,主要是岛内当下的政治生态所限,实际上已预留了两岸政治对话的空间。还有媒体指出,马英九提“一国两区”,其实是想将其当做与大陆“一国两制”抗衡的政治论述。 台湾世新大学教授王晓波表示,在外有美国,内有“台独”的双面夹击下,坚持自己的立场,对马英九来说已属不易。台湾淡江大学大陆所所长张五岳说,马英九用“一国两区”的说法,表明两岸并非国与国的关系,可削弱外界不必要的疑虑。“台湾在‘不失立场’下,向大陆表达希望增进政治互信”。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周世雄的观察是,马英九的两岸论述看似平淡无奇,但在台湾政治氛围不安的当下,这样的言论至少守住了底线,已经预留了未来两岸政治对话的空间。 未来4年,两岸关系能否涉入“从经到政”、“从易到难”的深水区?台湾成功大学教授丁仁方认为,马英九“一国两区”的逻辑,在主权问题没有解决之前,恐怕国际难以理解,大陆方面也无法接受。他认为,马英九的做法可以算“稳中求进”,但两岸议题应该用更具开创性的做法来处理。 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长朱卫东表示,马英九想说什么,不表示他一定能做什么。未来4年,马英九的施政能走多远,并不取决于他的就职演说。(本报记者王 平)
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20日晚就马英九“5·20”就职演说发表声明呼吁,当局应有宏大的历史视野与整体民族利益的发展观,来处理目前台湾社会发展的困境;应认识到只有进一步化解两岸政治对立的局面,通过两岸中华民族的大和解,维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合作协力建设两岸共同家园,才是确保台湾可持续性地推动稳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路径。 “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召集人、劳动党主席吴荣元表示,既然马英九期许“未来四年,两岸要开拓新的合作领域,继续巩固和平、扩大繁荣、深化互信”,则其必须积极出台更多具体措施,展现诚意与善意,关键在于夯实两岸的政治互信基础,同时加强推动两岸的文化交流。在既有的交流基础上,增加民族感情融合的精神依托,以充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精神内涵。 “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召集人、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纪欣表示,马英九在演说中提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拥有共同的血缘、历史与文化”,重申了“九二共识”与“两岸和解实现台海和平”,这些都有助于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纪欣指出,两岸和解既需要不断增进彼此的政治互信,也要不断推动两岸人民的情感交流,从历史认知上、从经济文化交流上建立起两岸共同家园和两岸中国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当前,国际经济动荡不安,台湾经济禁不起大的冲击,只有深化两岸经济合作,通过两岸协力,台湾经济才有可靠的支柱,这是真正对台湾人民有利的抉择。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叶克冬22日在此间表示,希望两岸关系继续沿着和平发展的轨道向前走,使两岸民众都能从中获得更多利益和福祉。 叶克冬21日率团抵达台湾,此行主要针对文化、教育进行交流参访,还将走访部分社区。叶克冬一行22日上午拜会了沈春池文教基金会,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了上述表示。 有记者问及对马英九5·20就职演说作何评价,叶克冬表示,两岸关系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我们希望两岸关系未来能够继续沿着和平发展的轨道向前走,使两岸人民都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和福祉。 据了解,叶克冬一行除了在台北参访之外,还将前往台中、南投、云林、台南、高雄、花莲等地,定于28日返回大陆。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叶克冬22日在此间出席第七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开幕晚宴,他在致辞时用围棋巧喻两岸交流。 叶克冬说,下围棋又叫做“手谈”,手谈就是平等的对话。在看似简单的交流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棋盘纵横交错,好像阡陌相连,又像是血脉相通。围棋可以完整诠释交流和对话这两个词的意义。 他说,应氏杯为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对话和沟通构筑了良好的平台,已经也必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我们创造了大交流、大合作的格局。只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一定会把这样的格局继续向前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将会给两岸同胞带来更多的利益。
中共中央台办副主任叶克冬22日在台北表示,希望两岸关系继续和平发展,不停留、不后退。 叶克冬在回应记者相关问题时说,大陆方面关心的是两岸关系发展能够和平顺利,为两岸人民获得利益。 当日,应邀率团来台的叶克冬拜会沈春池文教基金会,与该基金会董事长沈庆京等人进行了约20分钟交谈。 会面前后,叶克冬两度停下脚步,简要回答了众记者提出的问题。对于时隔多年再次来台,他表示,台湾很漂亮,变化很大。 沈庆京在受访时则表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在26年前创立,《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代表作,用意是促进两岸相互了解。此次与叶克冬副主任会面,议题是深化两岸文化交流。 据悉,叶克冬此访为期约一周,将在台湾北、中、南进行一系列参访、交流。
据香港中评社24日报道,马英九当天上午出席年度国际比较法学会大会开幕典礼时,用英文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法学家说明两岸关系大幅改善的情形。他称,台湾以“宪法”为处理两岸关系最高指导原则;建立“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的共识,双方才能放心向前走。他还说,德国统一的模式或可作为两岸关系发展的借鉴。报道称,马英九还提到两岸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推动和平发展;台湾20年来对两岸的“宪法”定位就是“一个中华民国,两个地区”,历经李登辉、陈水扁到现在从未改变,这是最理性务实的定位。 这让一些人联想起马英九之前对德国统一模式的表述。2009年12月,他在接受德媒专访时称,两德与两岸条件不同,没有办法完全适用。2011年6月他又称,台湾与大陆之间“相互不承认主权,但是相互不否认治权”,这样的观念有一部分与1972年东西德签署的“基础关系条约”有关。他说,当时两德签署时完全没有使用“主权”字眼,而是用“统治权”,给台湾很多启发,后来制定两岸关系条例时参考了德国人的设计。对此,有专家分析称,两德统一之前是两个国家,与两岸关系完全不具备可比性。
如雪的苗栗桐花漫天飞,似火的客家花布高高挂。26日晚,“客家之歌·龙耀千秋”大型电视综艺晚会在台湾苗栗县举行。这也是该晚会自新北、桃园之后第三次在岛内上演,再度掀起了两岸共同传承客家文化和精神的热潮。 晚会以“龙耀千秋”作为创作主题,分为《蛟龙出海》《见龙在田》《飞龙在天》《龙行天下》四个篇章,希望凸显海峡两岸客家人独特的文化和精神。具有创意的激光光幕表演,一开场就用激光“铭刻”的形式一一回顾客家的经典文化符号,引起两岸客家乡亲的强烈共鸣。来自客家祖地的龙岩汉剧团,随后以充满韵律的大型舞蹈《闯海》和《节节高》,进一步呈现了客家人海纳百川、勇于探索和坚忍拓荒的精神。而结合汉乐和戏曲等艺术形式的新式跷功舞蹈《踩韵》,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客家女性的柔美、勤劳和坚韧,博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除了在表演方式上将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进行完美结合之外,晚会上与流行乐结合所创造的客家话歌曲《流浪》、诗歌朗诵表演的客家人物故事《千秋家国梦》等,展现了客家人千年迁徙的坚韧和从容,以及客家儿女为民族大义英勇付出的伟大精神,引起现场乡亲的强烈共鸣。在晚会最后,福建的板凳龙和台湾的夜光龙,在飘满白色苗栗桐花和红色客家花布的客家土楼“大院”里,相互追逐交融,两岸主办方人士与现场观众共同高唱《客家本色》,将晚会推上高潮。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晚会举行前会见福建参访团一行时表示,两岸经济合作是手携手,而文化交流则是心连心,希望客家之歌晚会能圆满成功,让客家文化在两岸得到更好的弘扬。
5月29日,“霸州景两岸情”台湾画院写生采风行及创作作品观摩展在河北省霸州市华夏民间收藏馆揭幕。图为台湾画院院长冯仪(右二)与霸州当地官员参观画展。 宋敏涛 摄
台湾画院院长冯仪等4位台湾画家在河北省霸州市采风作品20余幅,连同从台湾带来的42件美术作品,在霸州市华夏民间收藏馆开展。同日,台湾画院的画家们与河北当地画家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探讨。 宋敏涛 摄 台湾画院院长冯仪29日在河北霸州表示,两岸文化交流应向深层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艺术领域交流内容应更具体,这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构建和谐两岸关系将起到助推作用。 26至29日,应霸州市官方邀请,冯仪率3名副院长赴该市参加“霸州景、两岸情”台湾画院写生采风行。刚刚结束采风的冯仪在29日晚间接受了中新社记者专访。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1日在此间举办“两岸关系与两岸治理”学术研讨会,两岸与会学者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角度阐发观点、提出建言,期勉两岸关系良性发展,进一步推演出“升级版”。 来台与会的全国台湾研究会副秘书长杨立宪以“九二共识”20周年为主题发言指出,实践表明,承认并恪守“九二共识”,两岸两会的互动就会较为顺畅,两岸关系的发展就会较为正常。反之,两岸关系就会磕磕绊绊,甚至陷入危险。 她认为,“九二共识”的实质就是“一中原则”,随着两岸关系逐步进入“深水区”,形势发展要求两岸抓住机遇,提升“九二共识”的版本,即对“一中原则”作出更为清晰一致的表述,在此基础上争取更大突破,使和平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普通大众,实现两岸双赢。 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认为,展望未来4年两岸关系的机遇与挑战,巩固并增进政治互信,优先民生议题协商,加强社会与文化交流,共同构建并深化两岸和平发展格局,应是两岸共同戮力的目标。 他还提出,两岸未来的政治性沟通与交流应旨在:为深化两岸经贸社会文化交流合作、增进两岸人民具体福祉权益创造条件,为两岸预防危机发生、进行危机管理建立渠道,为两岸消除敌视对立、推动和平互动奠定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张冠华指出,两岸政治互信的不断增强,有利于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加快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后续协商与落实提供更有利的环境与条件。两岸应充分利用有利时机,争取尽快完成后续协商进程,同时应更加注重两岸相应政策、法规和体制的接轨,以利于有效实施。 他认为,ECFA设计的理念、政策思路与实践方式,对未来全面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两岸应借鉴ECFA的有益经验,推动两岸关系全面深化发展,包括尽快启动社会文化交流合作的制度化建设,适时启动两岸各种方式的政治对话与协商。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山与大陆研究所副教授庞建国认为,对台湾来说,两岸产业合作不仅是全球化与区域经济整合趋势下必须走的道路,也是台湾促进产业升级的较佳途径,并且有助于吸引拥有先进技术的外资企业来台投资。同时,经济上的互利双赢有助于营造良性循环的两岸关系、减少彼此在政治上的冲突与矛盾。 当天的研讨会分为3场,学者还就两岸民间社会的交流、大陆学生来台就读的政策以及两岸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做法等课题,深入交换了看法。
(三)省部级高官访台加深了解创双赢。自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飙率团出席“2009年桂台经贸合作论坛”后,多位省部级高官相继赴台访问。 大陆省部级官员访台各具风采,归根结底,商贸合作、共创双赢是共同主题。他们带去大批采购订单和文化交流活动,开启了大陆各省对台交流热潮。 (四)民间交流热络,两岸认同加深。大陆游客赴台为台湾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旺两岸交流人气。从团进团出到个人游,也可看出两岸民间交流正逐步深入。2012年大陆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增加。有评论称,这说明两岸互信正在逐步深化。此外,2010年8月,台湾当局正式承认部分大陆学历,并开放大陆学生到台湾就学,大陆学生赴台就读迈出实质性一步。 (五)和平发展、交流合作的两岸政策符合台湾主流民意。台湾政治大学预测市场研究中心在最新民调显示,两岸和平指数升温,台湾社会对大陆的认同指数大幅攀升。台湾淡江大学教授张五岳指出,马英九当局两岸政策满意度已横跨蓝绿,也正因为此,他才赢得了2012选举的胜利。 第二任期前瞻:台湾内部难题考验智慧 两岸关系有待巩固深化 近来,美国牛肉进口风波还未平息,台湾岛内油电价双涨又引发争议,而岛内政坛上,民进党等绿营势力又上演反马戏码。可以预见,第二任内,马英九面临着如何使经济发展更多惠及台湾民众、如何使经济民生政策更好地满足民意,以及如何弥合台湾政治与社会裂痕等重大问题。 对于马英九团队面临的难题,前民进党“立委”沈富雄表示,只要及时引进一批“悍将”进入行政团队,彻底执行政策,马英九的支持度自然会逐步回升。 台湾文化大学政治系教授杨泰顺等专家指出,马的未来四年应把握两岸和平稳定的有利条件,将工作重点放在民生内务上,真正将利民的政策做出利民的效果。 厦门市台湾学会秘书长曾建丰认为,马英九未来四年应“内政优先,拼经济、重社福”。他指出,马在首任期间虽在经济方面取得成果,但社会上却出现“市民无感”,未来四年势必大刀阔斧推动经济、赋税、民生、文教、党务等领域的改革,才能平息系列社会问题。 除了促使经济民生政策更利民、政治与社会更融合,马英机第二任面临的第三个重大任务就是,如何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 澳门《新华澳报》评论认为,马英九当局未来要突破施政困局,应把握机会,在两岸政策等优势方略上做文章。 台湾《旺报》引述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的话称,台湾应该以大格局开启两岸互动新页。第一、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应从经贸领域扩大到文化、社会,甚而政治方面的领域。第二、两岸应就和平协议事积极寻求共识,以使目前的和平发展能够巩固与深化,以为整个东亚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 台湾行政部门及财经界体认到,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后续协商务必尽速完成。台湾工商协进会希望当局与大陆的ECFA后续谈判速度要再加快,否则若落后于大陆和日韩谈判进度,对台湾地区企业将造成冲击。 大陆《法制日报》文章称,可以预计,政治更加互信、经贸往来更加无障碍,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轴。未来四年,两岸经贸会更加紧密,甚至文化合作谈判也有可能开启。 军事科学院台海军事研究中心主任白光炜认为,应当巩固“九二共识”这一两岸互动的政治基础,在各领域建立起两岸交流机制。 5月16日,针对有记者问及,马英九即将就职,大陆对未来四年两岸关系有何期许,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杨毅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的立场大家都清楚,众所周知,我们希望台湾不管是哪个党派,都多说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话,多做有利于维护、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事。在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杨毅说,我们希望两岸双方进一步巩固和增进政治互信,积极加强两岸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开创新局面。
|
相关阅读:
- [ 06-02]福建平潭口岸落地签注台胞逾千人次
- [ 06-02]福建莆田学院与台湾6所高校合作办学 年招生200名
- [ 06-02]福州构建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 [ 06-02]两岸民乐艺术家齐聚 纪念民乐大师甘涛百年诞辰
- [ 05-30]台“陆委会”:循序规划两岸两会互设办事机构
- [ 05-30]国台办:马英九所述两岸政策符合客观事实
- [ 05-29]苏贞昌抛“两岸事务部”面面观
- [ 05-29]海峡两岸经典文化推广会演在两岸四地同时开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