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台湾时政 > 正文

马英九当局电价调涨政策大转向 将致一系列问题

2012-05-06 09:42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林诚悦 林诚悦  
分享到:

中国网讯 5月1日,马当局一改之前电价一次涨足的态度,宣布电价调涨将分3阶段实施。虽然此举有利于缓解民怨,马当局也极力捍卫立场,但仍然遭到在野党齐声质疑,岛内舆论对此也反应分歧。马当局此次政策大转向有利于其挽救执政危机,反应其执政心态更加务实,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调涨政策大转弯

1日晚间,马英九召集“行政院正副院长”陈冲、江宜桦、“立法院长”王金平、国民党“立院党团”干部以及“经济部长”施颜祥等人,针对即将实施的电价调涨方案所带来的民怨高涨等问题举行协调会议,经过3个半小时的讨论,确定“分阶段调涨、重新调整涨幅”的调涨方案,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阶段性调涨。原定于5月15日实施的新电价方案,实施时间点改为6月10日,涨价幅度为原公告方案的40%,12月10日再涨40%,剩余20%则留待台电具体改革出炉后再进行。

二是减少波及对象。住宅用电不涨价级距拉大,从旧方案的120度拉高到330度,预计将有约2/3的用户(756万户)、30万小商家住家用电将维持原价,每月支出在800元(新台币,下同)以内,不受涨价波及。此外,工业离峰用电部分,也从62%的涨幅下调至52%。

马当局表达歉意

政策变更后,马英九亲上火线表达歉意,国民党及马当局则极力为新政策辩护。

一是马英九亲自致歉。马英九亲自召开记者会说明电价调涨新方案,并神情严肃地表示,电价调涨让民众感到生活的压力,让民众对物价上涨感到不安,真觉得很过意不去。马强调,虽然电价合理化的政策不能改变,但执行方法还是要回应民意,用比较缓和、渐进的方式推动,不会傲慢面对民众。

二是国民党“立院党团”为政策辩护。次日,国民党“立院党团”邀集“经济部”、“公平交易委员会”等相关“部会”与台电负责人举行记者会,强调落实台电经营绩效及人事精简的决心,以及推动节能减排、防范物价哄抬。“立院党团书记长”徐耀昌称,台电从陈水扁执政时期开始冻涨,已累计亏损1376亿元,不得不调涨,但当局一定会防范物价哄抬。“立委”纪国栋则要求台电人员脱下钢盔、戴上斗笠,先从自身检讨做起,重新成为公营事业的模范生。

三是“行政院”加强沟通。针对外界所诟病的政策出炉过程缺乏沟通的问题, “行政院长”陈冲在新方案确定后随即表示,将分4梯次与朝野“立委”在官邸餐叙,以聆听不同想法、加强沟通,化解近来“行政”与“立法”的对立氛围。“经济部长”施颜祥则承诺,关于新的调涨方案对各个产业的影响,会在15日之前出炉精算结果。

在野党一味批判

对于马当局缓涨电价,在野党并不领情,齐声质疑马当局决策疏失。

民进党方面。“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称,物价早已因预期心理飙涨,分阶段涨只是欺骗民众。“立院党团干事长”潘孟安表示,马英九应该为朝令夕改道歉,现在的分阶段调涨无异于分期凌迟民众罢了。

台联党方面。“立院党团总召”许忠信称,只留20%“等”台电改善,根本无法形成压力。

亲民党方面。“立院党团总召”李桐豪称,台电亏损的原因,一是效率不彰,二是政策性亏损,但当局并没有厘清;应该先冻涨,待厘清台电亏损问题后再谈涨价。

有人欢喜有人愁

对于新的电价调涨方案,岛内社会有人欢喜有人愁,纷纷表达自身看法。

一是肯定政策调整。《联合报》称,马英九坦承亏欠人民,是好的开始,这次“电击”之后“马英九或许有感了”。台湾钢铁、水泥、胶带等产业大咖多表示肯定,台湾钢铁公会理事长林明儒表示,分阶段调涨与离峰电价涨幅收敛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商总理事长张平沼、台积电发言人孙又文、胶带公会理事长李志贤也赞成决策转折。工总理事长许胜雄则称,新方案虽不满意但可接受。

二是不满当局决策。普通民众对此多持批判态度,认为“分阶段涨也是涨”,担忧反而给商人有连涨3次价格的借口、造成囤积居奇的乱象。

三是提出诸多建言。《联合晚报》称,当局现在得扛起亡羊补牢的责任,除继续查察物价、稳定民生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防止10月电费第二阶段调整时,商家再度哄抬物价。

几点观察

结合近期马当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观察此次政策转向,可以发现马当局应变危机的能力提升,执政心态也发生转变,但仍然面临缺乏担当导致的政策不连续问题。

一是缓涨决定是马当局内忧外患下的自救行为。近期,马当局在美牛等动物议题、油电涨价等民生议题、证所税复征等经济议题以及鹿港镇长补选等政治议题方面的表现不尽人意。马英九民调支持度也一路狂跌,仅剩两成左右,与“八八风灾”时的惨淡支持度不相上下,不满意度则在短短1个月内增加12.8%,升至62.5%,尤其是对民生议题的不满意度达到八成以上的历史高点,以至于鹿港镇长补选大败的主因被外界归结为油电双涨导致的民怨沸腾。对外,民怨高涨、选举失利;对内,“立法”与行政又沟通不畅、“立委”也公开与党中央唱反调,迫使马当局不得不采取措施“攘外安内”。

二是电价缓涨反应马当局执政心态的调整。其一,从急切的利用选举空窗期寻求历史定位,回归到务实面对政策议题。马自连任后,以“寻求历史定位”为执政最高目标,视未来没有选举的两年为大展手脚的关键期,因此,甫一当选便就美牛议题向美国示好,急于解决财政赤字而力推证所税复征,急于让因选举而冻涨的油电价格合理化。但是,开放美牛因疯牛病再现而搁置、证所税复征因经济大环境不佳阻力重重、油电双涨更因一次涨足让习惯于低价格的岛内民众一时难以适应。“选票说明一切”,虽然未来两年没有选举,但马英九“5 20”就职演说在即,反对党的不断拆台让试图快刀斩乱麻的马当局难以承受,只能将压力分开,以图“事缓则圆”。其二,政策决定将更加注重杠杆效应。从近期争议议题、尤其是油电双涨的决策过程可以看出,之前政策出台时的参考变量多集中于事件本身,考虑的是要不要进行,参考的变量仅仅是油电涨价本身的优缺点,并未充分考虑到油电涨价带来的恐慌效应,尤其是对更广泛的民生物价的影响,忽略了涨价带来的政治、经济效应。未来,马当局政策出台的依据必须吸收更多的参考因素,更加注重决策带来的杠杆效应,才能更合理的预见决策的后果。

三是马当局政策缺乏延续性将导致一系列问题。在一系列重大政策频频遭遇挫折之时,马当局并未坚决捍卫政策立场到底,而是根据情势需要,要么改变政策方向,要么以拖待变。虽然政策基调的不断调整有利于更快的适应民意变化,但民意如流水,而且在台湾民粹式政治环境下,有争议的政策都将很难推行,这将导致许多问题。其一,将导致政策的捍卫者失声。在电价调涨政策转向前,有不少民意代表、企业主亦或行政官员尽其所能的为当局立场进行辩护,但政策基调调整后,这些辩护者将受到外界质疑,从而产生反向示范效果。今后,无论“立委”还是行政官员,为避免争议往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马当局将缺乏主动承担责任的改革者,此次电价缓涨必须马英九亲自出面说明立场,也从侧面反应出当前缺乏为马“挡子弹”的人。其二,会产生“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后果。每一项政策改革,都必将产生新的利益分配格局,触动不同的利益群体。而当局的立场应该是从整体出发、大局着眼,而不是因为民粹式反弹就轻易退缩。这不但会使遵循当局政策思路的人利益受损,而且会让诸多社会资源空耗在政策的反覆争论之中,从而坐失改革良机。另一方面,政策拉锯的结局,往往是没有明显的利益受损者,只有不断攀升的财政赤字,其结果还是由全民买单,只是普通民众感受不会太深刻而已,从而导致理性不敌民粹的恐怖社会氛围形成。(陈咏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