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海峡评论 > 正文

迎接老龄社会 台湾拟建完善长期照顾制度

2012-04-12 15:47  台媒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孙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台湾《工商时报》11日发表社论说:台湾步入老人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伴随而来最急迫的课题,就是对于数逾60万的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而在本地看护人员供应不足且又价格昂贵的情况下,聘请外籍看护人员蔚为风潮。从而有关申请外籍看护人员依凭的“巴氏量表”是否过严,让老人安养难上加难,在前红衫军总指挥施明德之妻陈嘉君与知名媒体人赵少康先后公开主张应放宽聘雇外劳看护的限制,显示这不只是家有失能长者的切肤之痛,更且是一个牵涉广远的公共政策议题。

首先有待检讨的,厥为围绕“巴氏量表”是否规定过严、不切实际的探讨。“巴氏量表”原来是做为评估病人复健程度之用,台当局“行政院劳委会”于2000年引进作为病患能否聘雇外劳看护的指标。从制度化的角度来看,有指标总比漫无标准,任由主管官员自由心证为佳。但实际操作的经验,台当局对外佣的诸多管制,却被批评是当局管不了,民众用不到,劳工没保障的“三输”结局。就这一点来看,包括台当局“内政部”、“卫生署”与“劳委会”的确有必要好好检讨改进,而不是抱残守阙任令民怨燎原。

进一步检析主管官署之所以坚守“巴氏量表”阵地,一定程度上与担心一旦全面松绑,将重蹈过去不少民众假替父母申请看护外劳之名,行替自己找家庭帮佣甚或是充做产业外劳之实,进而衍生外劳不堪超时工作大量逃跑的情事之覆辙。另外,主管官署也顾虑放宽外籍看护人员申请门槛,可能引发劳动团体抗议挤压本劳工作机会,其结果自然是一动不如一静。

不过,即使主管官署前述的担心、顾虑可受公评,现行规范是否过严有检讨改进的空间。但是在台湾外籍看护最大来源国的印尼宣布2017年起不再输出女佣,泰国也有类似宣示后,台湾想要倚赖相对廉价的外籍看护人员显然已非长久之计。因此在争议是否放宽外籍看护申请门槛的同时,有识之士都同意,建立台湾自体的完善长照制度才是治本之道。

社论说,谈到台湾长照制度的建构,台当局“卫生署”其实从四年前即已正式试办“长照十年计画”。4年下来接受服务者近10万人,服务涵盖率较开办之初已成长了9倍。但是主管官署这项沾沾自喜的政绩,换来的却是台湾“监察院”于上周通过弹劾案,直指台当局的十年长照计画欠缺配套措施,推估长照需求人数不符实际,宣导也不足。姑且不论“监察院”委员于十年长照试办期间就批评绩效不彰是否过于严苛,但是面对台湾已经快步迈入老龄化社会,主管官署推出的十年长照计画不只规模上无法满足全体失能老人照护的需求,更有经费不足、法制不全的缺失。整体以观,台湾“监察院”欠缺完整配套措施的指责,也并非无的放矢。

其实,社论说,台湾主管官署也并非不知道目前试办的十年长照计画并不能满足岛内民众的需求,更何况岛内长照服务的需求量放眼未来只会不断增长,因此要建构一个量足质佳的长照体系,一方面是要加速“长期照护服务法”的工作,“立法”的速度与品质对于长照体系的法制化将扮演极为关键的角色。另方面主管官署规划中的以长照保险制度取代目前试办中的长照服务体系,自然也应循序渐进的推动。不过从具一定社会福利性质的长照服务体系,要转轨为长照保险制度,本意是防杜长期照护沦为政府另一个财务黑洞的必要之举。但是参考健保的实施经验,名为医疗保险,却有相当程度医疗社会福利的性质,导致健保保费低廉的背后难掩赤字不断扩大却难以填补的困境。长照制度未来能否以健保制度为前车之鉴?或者无可逆的只能重蹈健保财政困竭的覆辙?对主管官署诚然是一个莫大的考验了。

长照制度的建构,源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老龄化社会并非只是带来负面的增加台当局或人民的财务负担而已。在今天医药发达台湾民众平均寿命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健康老人的养老、安老,从产业的角度其实可以带动终身学习、理财、娱乐及医疗照护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失能老人的照护,更是需要大量的照护服务人员,以及护具、特殊餐饮等多元产业的支撑。从产业的角度来看,迎接老龄化时代的来临,台当局的责任是使老有所养,对产业而言则将可带动全新的另类服务商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