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产业幸福感6.7 处于及格边缘
2012-04-11 13:18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林诚悦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中新网4月11日电 据台湾《旺报》报道,台湾中华征信所首次针对台湾5000大企业的经理人,进行“产业幸福指数”大调查,这是第一份“台湾产业的幸福成绩单”。调查结果显示,产业的幸福感整体平均只有6.7分(满分为10分),勉强在及格边缘。 “钱多、事少、离家近。”一向是小资男女衡量工作满意度的绝对考虑,不过“产业幸福指数”大调查却发现,幸不幸福更重要!中华征信所从工作薪资、工作内容、制度福利、升迁机会、工作成就感等五大面向,综合检视“产业幸福指数”。 调查指出,“产业总体幸福感”为7.26分,但再问到跟其它产业相较,认为比其它产业还要幸福的得分只有6.04分。中华征信所总经理张大为说,“原本自我感觉良好幸福的,一遇到人比人就会气死人,而且显然做一行怨一行,让幸福感下降。”因此台湾整体产业真实的幸福感落在两者间平均的6.70分,代表“政府”跟产业界在提升产业幸福感上,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钱多最好爆肝最恼 调查产业的幸福度,50.4%企业感到幸福微温到低温,11.3%则认为坠入失温的不幸福。 “产业幸福指数”评比10大幸福产业,在每年年终奖金排行羡煞许多人的不动产业、金融业,果然幸福感最高,高居最幸福产业的1、2名。科技新贵则让人跌破眼镜,除了光电业和印刷电路板业进榜幸福产业第9、10名,饱受“血汗工厂”、“爆肝企业”争议的计算机外围设备业、通讯制造业等,则抱怨超时工作落入最不幸福产业前10大。 有趣的是,产业不赚钱照样让员工感到幸福,中华征信所以电力燃料业为例,在获利(税前纯益成长率)衰退9%下,员工的平均薪资还高达9万元(新台币下同),是台湾人平均的两倍。“收入跟产出不成正比也能坐拥高薪,难怪幸福。” 服务业幸福感M型 这次调查也发现从业人口已超过制造业的服务业幸福感呈现M型化,在最幸福和不幸福的前10大排名,都超过半数,反映出服务业的劳动报酬率差异太大、超时和超量工作都是产业的隐忧。 调查最后归结出要让幸福感升温的幸福口令是“1020”,也就是企业要努力达成营收成长率10%,以及税前纯益成长率20%的目标,能这样就能使企业改善工薪资,共创双赢的幸福。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