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网—海峡导报3月28日讯 日前,国家环境保护部、海关总署等部门组成的联合验收小组,对大陆首个台资 “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园区”进行联合验收,认为福建全通资源再生工业园在大陆进口废物圈区管理项目中名列前茅。 该园区是大陆首批探索进口废物圈区管理的项目之一,由台资企业投资,规划建成1000万吨再生资源产业区,目前已成为大陆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集群基地。导报记者联系到园区总经理、台商陈正智时,他正在外地出差。对于在福建12年的不懈耕耘,他简单介绍后,更希望我们报道台湾在进口废物管理上的经验,以及资源再生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变废为宝 从废物中寻找再生资源 “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听起来很专业,却是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陈正智介绍,在这个到处“MadeinChina”的时代,中国作为全世界工业产品最重要的供应国,实际上面临越来越紧迫的资源问题。然而在资源再生行业里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生产了多少新品,就意味着会产生多少废物;有了多少废物,意味着你拥有几乎等量的资源储备。”全通所要做的,就是收购将这些国外淘汰掉的机械旧品,对当中可利用的部分进行分解,然后分类回收,最后产生能够循环利用的资源。 据陈正智介绍,目前大陆进口资源的方式,一种是直接从国外进口原生资源,另一种依靠进口废物再生资源,后一种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安全环保的控管方式显得势在必行。在这样的形势下,全通决定落户 “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多次调研指导下,从1999年开始耕耘至今。 “圈区管理”,是指对从事再生资源加工处理的企业实施特定的园区化管理,以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水、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通过验收是任重道远的另一个开始,后续包括扩建深加工区、规划招商都迫在眉睫。陈正智说,除了吸引各类大型国际废料运营商及加工企业之外,全通也会积极地引进台资企业,作为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基地。资源再生 曾助力台湾“经济奇迹” 其实在资源再生领域的发展上,台湾已经走了很远的路。陈正智对导报记者说,1949年国民党到台湾后,最初缔造出的“经济奇迹”,就是建立在收集国际性废料的基础上。因为台湾岛内矿产资源稀缺,而彼时无论是“政府”资金,还是民间力量都不具备开发资源的能力。而作为二战战败国的日本,就是通过类似“牙膏皮换糖”的方式收集废料,解决资源匮乏的问题。后来日本将相关产业转到了台湾,在台湾做“粗加工”,再回日本进行“深加工”。对这种做法的仿效,成为台湾经济起飞最初的“资本”。不过,在上世纪60年代后,由于台湾加强了土地控管,岛内资源再生工业发展困难,逐步转移到东南亚各国。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