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台海人物 > 正文

龙应台:站在风口浪尖上的“纵火者”

2012-03-24 09:11   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孙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严肃的时候,龙应台疏淡的眉眼显得冷峻刚硬;笑起来时,则颇具中年妇女的平和、温暖。就像她的写作,可以犀利地批判,也可以温情地催泪。不过,批判始终是她的最爱,有人说她“走到哪里,就要把火点到哪里。有问题要批判,没有问题创造问题也要批判”。

1994年,龙应台在台湾《中国时报》上发表《还好我不是新加坡人》一文,经新加坡媒体转载后引起当地众口一词的批判,几乎使她成为新加坡的“人民公敌”。新加坡人写道:“我们厌恶不负责任的批评。”“从龙应台的行文中得知她对新加坡只有片面了解,但却提出不客观的议论。龙应台若是秉着高级知识分子的真诚与冷静,应该是以较负责任、较有善意的态度提出意见,不应该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手法来引人注意。”

2003年龙应台定居香港后,对香港的政治制度改革、文化保护和国际交流等公众议题都有评论,并出版了《龙应台的香港笔记》一书。对此,香港本地文人调侃:“其实根据龙应台在台湾、新加坡和上海的‘纵火业绩’,若说她会在香港安静沉默地度过两年,谁都不会相信。”

对待批评,龙应台的反应是:“我只管什么东西触动我,让我生气或让我流泪。我负责的只是透过最好的汉字,把我的思想表达出来。到此为止。至于文章从我的书桌出去以后,它发生什么样的影响,以至于我被如何定位,都不是我的事情。”

不管喜欢或不喜欢她,赞同或不赞同她,不能否认,龙应台的每一次出手,都弹无虚发、回响无数。大陆网友说得好:“恰恰觉得她的成功,在于她的感性。感性,所以好读,观点鲜明,虽然主观,但比四平八稳的文章有人气。”

为官之道

就是这样一个感性的人,1999年,在时任台北市长马英九三顾茅庐的诚邀下,从德国回台,担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

这一过程被龙应台生动地记录在《孟子和小科员》一文中。当工作人员表达了马市长对她的看重,希望她寄履历过去时,龙应台的反应是:“我又不跟你们求职,干吗要寄履历给你们?需要认识我的话,去书店买我的书啊!”当工作人员希望她能到法兰克福马市长下榻的酒店一谈时,她告诉人家:“哪有‘士’去见‘王’的道理?欢迎市长来我家一谈。”于是,马市长长途跋涉来到她德国乡下的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