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 海峡两岸 > 正文

文化界人士谈富春山居图合璧:缺月重圆会有时

2012-03-23 07:04:21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孙靖   我来说两句

关于《富春山居图》在大陆的合璧,司法免扣押的确是个问题。但在文化界人士看来,总有其他变通方法,比如到第三方展出,或是共同办展。

就像温总理所说,五十年的政治阻碍不了五千年的同源文化。

虽然现在,"无用师"在那头,"剩山"在这头,但是,相信终有一天,"缺月重圆会有时"

“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这是当年台湾日治时期,台中一位著名诗人林朝崧在《送吕厚庵秀才东归》中留下的名句。时隔近百年,2012年3月14日,一位古稀老人深情地在一个特殊的地点读出这两句本已快要湮没在历史尘埃的诗,人们再次想起了林朝崧,也又一次更深刻地记住了《富春山居图》。

2011年6月1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晶华宫为一幅特殊的画作迎来了一次盛大的开幕——“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同年10月27日,由中影集团、凤凰卫视、派格太合环球文化传媒等单位联合摄制,投资过亿的电影《富春山居图》在杭州举行开机仪式。

然后,一夜之间,《富春山居图》的邮票从发行初始的三十四元涨到八十八元,而且还在继续看涨,缔造了邮市的又一个传奇。紧接着,中国玉雕刻画大师邵忠田宣布,为了《富春山居图》闭关一年,将用罕见的纤维玉为其雕刻一幅特殊作品。

究竟是什么魅力,让《富春山居图》从官方到民间,从文化界到收藏界,一致“大痴”?这幅画卷的魔力究竟源自何处?

曾经,明末小朝廷偏安台湾,两岸一度分离;清末甲午海战,中方失败,台湾被割让日本,两岸再度分离;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两岸三度分离。

有时候,在水一方是种意境;有时候,却是一种痛苦。于是,才有了,乡愁。


但使三生盟片石,不应一步阻雷池

台北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合璧展上,有一位从杭州赶来的老人,颤颤巍巍在自己买到的同名纪念封上,恭恭敬敬抄了一首余光中的《乡愁》。他说,乡愁不止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和一湾浅浅的海峡,更是一幅长长的画卷,多想看到这幅画卷2012年的时候能完璧在大陆。

有这个心愿的,不止这老人一位。许多因为“富春山居”而成“图痴”的社会各界人士为其奔走多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恐怕就是凤凰卫视的总裁刘长乐先生。

从2001年到2011年,为了促成合璧展出,刘长乐先生先后在两岸奔走三十多趟,横跨民进党、国民党两段执政时期。利用凤凰卫视、凤凰网开辟专栏、制作专题,千方百计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凤凰卫视、凤凰网的特殊平台,用文化概念来连接两岸,尽力促成各方共识。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周功鑫女士说,为了《富春山居图》,刘长乐实在“痴”进去了。

然而两岸因为政治、历史、法律和其它遗留问题,小小的一次“合璧”展,一直迟迟不能实现。刚开始是因画作真伪问题掀起了讨论,后来是两岸博物馆就合璧具体事宜不能达成一致,甚至还有来自某些方面无中生有、借题发挥的阻碍。

但是就像某报发表的一篇深度评论所说,两岸同源同宗,迟早有一天是要“叶落归根”的。这一点如同瓜熟蒂落,毋庸置疑。

正如《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如刘长乐先生般的“富春大痴”们,十年的努力和积蓄,有时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契机。


2010年3月14日的总理答记者问,在答台湾记者提问时,温家宝总理说:“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八十四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浙江省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这个理通情更浓的强有力契机,加上浙江博物馆方面表示,“只要能促成合璧,《剩山图》过去没有任何障碍”,最终促成了2011年6月《富春山居图》的“台北合璧”。

温总理说,我不相信,五千年的文化和人之常情,敌不过五十年的政治遗留。

然而,还不够。

文化应该是双向的相互交流。台湾同胞有幸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了完整的《富春山居图》,2011年6月的时候,大陆的同胞千里迢迢跑到台湾去感受合璧。正如抄写《乡愁》的那位杭州老人,多少同胞们殷切希望《富春山居图》在大陆也能进行展出,多么期待《无用师卷》“回趟家”。

只可惜,这个心愿恐怕暂时还无法实现。

抛开政治因素不说,两个最为现实的问题摆在这个美好的“回家”愿望面前:一是台湾方面强调要遵循司法免扣押的法律,但是大陆目前没有这个法律,担心文物展出时可能会有争议;二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七十件文物内定为“限展国宝”,展出是有期限的,而且按规定有些不能出馆,其中就包括《富春山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女士介绍,收藏在台北故宫里的七十件国宝展品,每五年轮展一次。那些年份比较久,状况需要特别维护的绘画和书法,一般每次展出时限是四十天,但《富春山居图》因为其特殊性,已经破例展出了两个月,也就是说,多了三分之一的展出时间。“书和画,是在纸和绢上的,当它被打开的时候,光照、温度和人流量都会影响到文物的寿命,要进行长时间的特别维护。所以将来可能要六年之后,我们才能再次看到这幅图。”周功鑫女士这样解释。

她还说,任何的文物,要出去,都需要一个司法免扣押,这本身是有关艺术交流的一个法令,也就是说,在展出的时候,不接受任何的司法主张。

打个比方,假设《无用师卷》在巴黎展出,展出的时候有人跑出来说这是我家的,或者说这个画展有问题,这个时候法院就要来处理,法院来处理就等于干扰了这个展览,对于展览来说,影响很大,所付出的经费、人力、时间,都可能会白白浪费。

2012年,呼吁大陆通过司法免扣押的声浪越来越大。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紫玉山庄董事长黄紫玉女士就为此正式做过提案。

然而,司法免扣押是国家之间进行艺术交流的法律词令,如果为此立法,大陆会面临一个尴尬的政治问题,即“默认”台湾是一个“国家”,等于台湾“被”分离出去了。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明确表示过,大陆为此专门出台一部法律的现实条件不具备。

如此看来,翘首以盼的大陆同胞很难短期内在《富春山居图》的故乡看到这幅名作再次合璧。


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

本姓陆,名坚,(1269-1354),常熟人。父母早亡,被永嘉黄氏收养,故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黄公望子久矣),号一峰,大痴道人等。黄公望中年在官衙当过小吏,后因牵连,坐了几年牢。出狱后,看破红尘,加入道教全真教,并以卖卜为生,大约活动于江浙一带,常常游历深山大川,以诗酒书画自娱。据他在一则题跋中自述:少年时代就开始学画,并受到画家赵孟頫的教导(跋赵书《千字文》)。后来主要学习五代画家董源的画法。云游四方时随身携带“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遇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黄公望《写山水诀》)。由于勤学苦练,终于在七十岁以后自成一家,可谓大器晚成。黄公望的山水画主要描绘江南秀丽的山川景色,作画是“得之于心,而形于画”,落笔喜欢用草籀的书写方法,笔意非常苍简、雄逸。作品有水墨和浅绛(在水墨山水的基础上,再局部敷染淡淡的赭石)两种不同风貌,据说浅绛山水即是他的创造。他的画在当时就受到很高的评价,而他本人在明代被评为“元四家”之冠,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崇。他的画风影响明、清两代画家,特别是清代山水有人认为是“家家一峰、人人大痴”。(记者刘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