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海峡两岸 > 正文

两会时评:两岸关系在发展中跃进 在交流中融合

2012-03-06 06:59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孙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春光明媚。在这样一个美好的节气里,亿万华夏儿女迎来了一场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全国两会。随着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而其所涉及的政治、经济、民生、文教等议题也将备受各界高度关注。对于两岸关系发展而言,本届两会又将会有怎样的目标及突破?从2008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门的正式开启至今,两岸同胞们就一直努力搭建彼此心灵相通的桥梁,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并肩努力!

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坚持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增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意基础,拓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互惠双赢之道路越拓越宽广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两岸经贸交流呈现出可喜之局面。ECFA早收清单的正式实施成效初显,港台间贸易量受益上升、台湾更有超过一半的厂商,利用早期收获优惠措施将商品出口大陆,这些成果都为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带来了无限利好。同时,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也进入运作阶段,后续协商正在进行。2011年,第七次两岸两会领导人会谈也就推动两岸产业合作达成共识,第一届两岸产业合作论坛的召开,标两岸产业合作开始迈入制度化、机制化的新阶段。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在今年的开年之时,我们已经看到两岸经济成效的进一步增长:大陆承诺早期收获539项产品(以2009年税则为基础)超过9成降为零关税、台湾经济主管部门1月核准4件陆资赴台投资案,总金额一举超越2011年全年累计金额。据《联合报》报道,台当局最快3月份将宣布“较大幅度开放”,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公共建设等松绑措施,加速两岸相互释放和平红利。台湾的“黄金十年”与大陆“十二五”对接,无疑将成为两岸经贸发展最大的助推器。

我们从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稳中求进” 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从2011年到2012年,两岸经济在合作中谋求进步,在创新中稳步增长。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新大陆集团总裁王晶认为,两岸经贸合作前景广阔,后续赴台企业应当“各取所需”,看准市场,用好资源,将两岸合作研发进行到底。2012年,相信在和平发展这根无形的红线牵引下,两岸互惠双赢的道路还将越拓越宽广。

心灵交流之纽带越拉越紧密

2011年是两岸交流具有突破性发展的一年。大的交流方面,有分隔两岸60余年的国画名作《富春山居图》在宝岛合璧首展;两岸青年实现万名青年大交流;大陆赴台人数172万人次,较2008年增逾5倍;小的温馨事迹方面,有两岸互赠珍稀动物,共同爱心抚养;大陆医院积极救治8.15车祸受伤台胞;坚持12年爱心“长征”,全身心帮助西南山区麻风病村孩子的台湾爱心人士张平宜荣获2011感动中国人物……这些数不胜数的实例恰恰证实了同为华夏儿女的两岸同胞心心相惜,紧紧相连。

2012年伊始,各项交流活动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展起来:京台文化周、两岸摄影展、民俗庙会、青年高铁之旅……这些文教活动已经带动了两岸交流积极热络的气氛。正如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强调的,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确,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优秀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血脉和共同的文化传承,两岸同胞正是通过沟通与了解来传递和渗透这股血浓于水的亲情。

每年的两会中,台籍代表及委员都很好地扮演了“两岸智囊团”这一角色。他们不仅为祖国发展、两岸进步建言献策,同时也充当着联结两岸同胞,传递台胞心声的纽带,为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献计出力。

据悉,今年台籍代表涉及两岸关系的议案包括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常住台胞融入大陆社会、两岸文化交流、赴台个人游等。从此类议案的不断增多,我们不难发现在两岸不断深化的交流交往中,两岸人民开始进一步的推进与融合。往来方式不仅更加多样,而且更加频繁。 

“伟大的团结凝聚伟大的力量,伟大的力量成就伟大的事业。”贾庆林主席3日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做工作报告的话语在每一个台籍委员心中激荡,也在每一位中华同胞的心中回想。2012年,让两岸关系在发展中继续推进,在交流中不断融合!(中国台湾网评论员高斯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