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海峡评论 > 正文

使九二共识成为台湾全民共识

www.fjsen.com 2012-01-16 15:24  台媒 来源:中国台湾网 我来说两句

台湾选举胜负己定,马英九誓言要寻求朝野共识,蔡英文说“民进党必须再对两岸政策作整体反省”。台媒《旺报》16日发表社论说,这是政治素质与风范的表现,值得珍惜和延续。但是绿营人士似乎并不完全同意,有人认为是选举操作失当,有人认为是国民党掌握行政资源,也有人则认为是没有发挥好民生议题,就算同意问题出在“两岸政策”,也不认为民进党否认“九二共识”有错。然而,我们只要回顾,选前许多企业家,不分省籍,不顾过去政治立场,甚至不计后果,出面力挺“九二共识”,我们也看到表面强调中立的美国,却不断表态支持两岸和平,应足以说明一切。

社评认为,马英九就职后,要使“九二共识”成为大多数台湾人民的共识,更进一步成为“两岸共识”。

社评说,要扩大“九二共识”的支持基础,就必须先正面回答“九二共识”究竟有没有、如何有、有什么、有何用等一连串问题。厘清这些问题才能思考如何成为“台湾共识”的方法。首先回顾历史,1992年举行两岸两会领导人会面前置谈判,当时两岸当然没有“九二共识”,但大陆愿意和台北接触谈判,是因为当时台湾的“中华民国宪法”和“国家统一纲领”的“一个中国”原则非常明确,但在前置谈判中,中共要求将“一个中国”原则文字化,台湾拒绝大陆提出的版本,因而双方针对“一个中国”内涵以传真文件方式进行讨论,最后双方对“内涵”无共识,但对“原则”并无怀疑,所以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的共识,这些都见诸于当年的两岸及外国媒体报导、官方发言与民进党人士的反对文章,海基会出版的《辜汪会谈纪要》也明载,证明当年有争吵,之后有妥协。

那么,“九二共识”是名存或实存?是文件存在或默契存在?是形容词或名词呢?由于1992年时,双方并没有签署“九二共识”的文件,也没有人以“九二共识”称此冲突与妥协的过程,直到2000年才有人提出这个词句,显然这是双方的默契,不过,确实有许多文件可以佐证共识的存在。既然“九二共识”是2000年才提出的词汇,当然应该视为形容词,用以形容当年发生的“事实”。形容词可以改,可以用其他形容词代替,但不能否定那件发生过的“事实”。

社评说,2008年以来,两岸所有经贸、文化、行政和民间事务的协商,都建立在这个模糊的默契基础上,双方承认有默契,有人认为民进党掌权时期虽然否认“九二共识”,产业依然大举进军大陆投资,台湾对大陆贸易依存度由16%上升到40%,证明无“九二共识”两岸经贸也能发展,民进党并没有锁国。其实锁国是指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贸易额上升是民间企业的活力。

  • 责任编辑:孙靖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