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日本 重新思考高科技“核能”神话
www.fjsen.com 2011-03-18 15:27 台媒 来源:中国台湾网 我来说两句
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刊载署名吴典蓉的文章表示, 和台湾或其它地方的灾难场景不一样,日本从311规模9.0地震后的一连串灾难中,一直没有突出任何个人英雄,很可能因为所有的日本国民都已是英雄,一直到五十位壮士的出现。 是灾难片拍得太写实,还是这个世界模仿电影,从地震、海啸、核爆、辐射扩散,这一连串恐怖事件,确实有如灾难片成真。而五十位自愿留守福岛核电厂的日本技术人员,确实堪称现代武士,典型的日本英雄,媒体也立即出现“五十壮士救日本”的想象。 文章指出,用灾难片来隐喻灾难,这是一种旁观者的原罪,就像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所说,做为他国灾劫的旁观者,这是大众媒体入我们生活后、一种典型的现代经验,我们吃早餐看电视、报纸时,猝不及防、迎面而来的就是家破人亡的场景;桑塔格称之为“旁观他人之痛苦”, “有著旁观、甚或懒于旁观,他人之痛苦的暧昧特权”,如果旁观者有罪,桑塔格要质疑的是,在怎样的权力版图上,有人可以高高在上、成为观看别人的主体,有人则沦为被观看的牺牲者、或客体。 相反的,台湾面对日本震灾,其实没有这样高高在上,甚至有时候完全忘记我们是旁观者,而出现“参与的想象”,难怪有在野党“立委”会与现实脱节,坚持要求“阁揆”要“降半旗”。 民间的反应则相对正面。事实上,台湾向受难的日本人民学习,学习他们的自制、自重,也让台湾媒体学习尊重受难者,甚至可能是第一次学到尊重死者应有的合宜礼节。我觉得这是台湾媒体在这次震灾中学到最宝贵的一课。 但再如何想象的投入,毕竟台湾还是旁观者,观看事件发展,常常就如在看灾难电影一样,预期会有好的结局。因此,五十位壮士也成了大家眼中的救星,但是电影这样的隐喻可能会让大家忘记更深切的反思,忽视了向来被称为干净明亮的核能,不但已对日本造成巨大损失,而五十位英雄的肉身徒手,其实已到绝望的最后时刻,不见得能够逆转局势。 文章最后表示,其实,灾难当头,已经不需要灾难电影了,难怪华纳目前暂时不打算在日本上映述说南亚海啸惨剧的电影《生死接触》;我们这些旁观者大概也只能抱著旁观的原罪,除了为日本祈福外,也要重新思考高科技的核能神话。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18]核泄漏引恐慌 气象部门重申辐射尘不会影响台湾
- [ 03-18]日本核泄漏引恐慌 专家:吃海带、抹碘酒没有用
- [ 03-18]若台湾发生核泄漏将当敢死队? 台电副总:当然
- [ 03-17]因应日本核泄漏灾情 马英九:最坏打算最好准备
- [ 03-16]日本核泄漏“辐射”台湾 如何应对成关键